注册/ 登录

李国平: 三地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

发布时间:2024-01-22


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。近日,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、北京市政府参事李国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:“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取得了积极成效,但距离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,主要体现为重要节点的支撑与空间联动力不足、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不足、京津冀占全国经济份额下降、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格局尚未形成等方面。未来三地仍需多策并举,加快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,努力把京津冀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、示范区。”

李国平 琚理素描


三地应坚持规划引领,加快研究编制与联合发布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规划、现代化首都圈建设规划、重点领域详细规划及行动方案等。进一步加强北京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,形成功能互补、错位发展格局,以扭转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巨大人口和经济功能的虹吸效应,解决城市群内等级规模断层、城市间发展水平差距过大、人口与产业分布过密与过疏并存的问题。

打造“一核两翼”空间新格局。首都减量发展是对北京市“四个中心”城市战略定位的主动响应,也是应对“大城市病”的关键举措。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处理好疏解和承接的关系,三地应研究制定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行动方案,设立“京内”+“京外”组合式疏解模式,带动现代化首都圈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。健全非首都功能承接格局,通过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,加快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建设,促进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。

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。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布局不平衡,北京创新资源高度集中,创新投入水平高。北京创新成果本应就近扩散溢出,但受城市间差距过大、创新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、跨区域空间支撑不够、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不足等因素制约,北京对津冀的创新溢出过少,应围绕北京的创新链布局津冀的产业链,打造从知识产出、科技创新到新产品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。

重点提升河北社会保障水平,探索一套全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层次、可持续的区域社会保障体系,不断缩小省市间的发展差距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;扩大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共享惠及范围,在基础教育和职业化教育方面,三地政府和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,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;在高等教育方面,河北既要把握在京地区高校外迁、校际教学科研资源共享、高校干部交流等机遇,又要在区域内部的院校合并、学科对接、人才引进、双一流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,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。

文章来源:北京日报